【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出血性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河池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 88 例为肝硬化组(其中出血组 33 例,未出血组 55 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者 49 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中 PLT、FIB、APTT 水平。结果:肝硬化组 PLT、FIB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 APTT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肝硬化出血组 PLT、FIB 水平低于肝硬化未出血组,APTT 水平高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分析显示,PLT、FIB、APTT诊断出血性肝硬化AUC分别为0.964、0.651、0.721,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 98.2%、85.5%、69.7%,84.8%、45.5%、69.1%,三项联合诊断出血性肝硬化的 AUC 为 0.989,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 97.0%,96.4%,诊断出血性肝硬化准确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PLT、FIB、APTT 在未出血和出血性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三者各自的预测诊断特异度不太高,因此联合使用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度。联合使用这些指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肝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而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出血并发症。
【关键词】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出血性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