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自我效能理论干预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 年 5 月—2022 年 4 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收治的 60 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肠道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肠道管理情况以及肠道功能的变化情况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平均便失禁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便秘、腹胀、药物依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 Wexner 评分及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量表(NBD)评分均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干预能够提高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其肠道管理效果和肠道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自我效能理论;肠道管理;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