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救治心搏骤停患者过的结局与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 42 例采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的体外心肺复苏(ECPR)患者,根据救治患者的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n = 12)和死亡组(n = 30)。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以及 ECPR启动前后的检验结果。结果:42例ECPR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28.57%。存活组的发病距上机时间短于死亡组,上机24 h后,存活组的乳酸、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死亡组,pH 值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上机前 pH值是死亡独立危险因素,ROC 曲线预测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779。上机前 pH、乳酸和 PCT 预测死亡风险的 AUC 为 0.778。结论:V-A ECMO 建立前 24 h 的 pH 值为 ECMO 辅助支持治疗心搏骤停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上机前的 pH、乳酸、PCT 三者联合检测对评估 ECPR 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心搏骤停;pH;降钙素原;乳酸


联系我们

主       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       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社       长:刘树力

主       编:崔 泽

出       版:《医药前沿》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       址:保定市红旗大街625号

邮       编:071000

电       话:0312-5098175

邮       箱:yyqyzz@vip.163.com

邮发代号:18-40

ew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