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浅表超声对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2021 年 1 月—2023 年 3 月 5 976 例进行淋巴结检查的病历资料,其中,共检出淋巴结病变患者 516 例,按照患者手术后的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407 例)与恶性组(109 例),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病理学检查,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淋巴结长径、RI 值、短径、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结果:经病理学诊断分类良性组患者中,203 例诊断为淋巴结肿大,占 49.88%;135 例诊断为反应性增生病,占 33.17%;69 例诊断为结核病,占 16.95%。恶性组患者中,65 例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癌,占 59.63%;44 例诊断为淋巴瘤,占 40.37%。以手术后的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结果的敏感度为 88.07%,特异度为 73.71%,准确性为 76.74%,阳性预测值为 47.29%,阴性预测值为 92.88%。良性组患者的淋巴结短径为(1.02±0.84)cm,长径为(2.23±0,84)cm, RI 值为(0.41±0.03),动脉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为(7.11±1.43)cm/s,动脉收缩期的血流速度为(36.58±5.09)cm/s。恶性组患者的淋巴结短径为(1.76±0.43)cm,长径为(3.44±0.734)cm, RI 值为(0.86±0.22),动脉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为(7.13±1.48)cm/s,动脉收缩期的血流速度为(16.73±4.51)cm/s。良性组患者的淋巴结短径及长径短于恶性组,RI 值低于恶性组,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快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浅表超声对淋巴结良恶性病变具有诊断价值,能监测淋巴结内部的血流形态,且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浅表超声;淋巴结良恶性;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