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临床检验科检验的所有血培养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对其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026株非重复病原菌检出,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19株(60.3%),革兰阳性球菌407株(39.7%)。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308株(30.0%),肺炎克雷伯菌125株(12.2%),鲍曼不动杆菌45株(4.4%)。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111株(10.8%),粪肠球菌、人葡萄球菌均为48株(4.7%),金黄色葡萄球菌47株(4.6%)。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含酶抑制剂类,以及阿米卡星耐药率低。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性最高,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均低于40%。3年间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O)检出率是3.7%。革兰阳性球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敏感,检测出对替考拉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是36.17%,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HLAR)的检出率是30%。结论:血流感染阳性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临床需根据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对血流感染患者对应进行抗菌药物治疗。
【关键词】血流感染;抗生素;耐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