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57份乳块消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23年5月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涉及乳块消类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质量评估标准对报告进行整理,分析药品剂型、患者性别及年龄、合并用药、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转归等情况。结果: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质量评估标准,共纳入57份涉及乳块消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其中一般报告56份(98.25%)、严重报告1份(1.75%),且均按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无超剂量应用情况。57份乳块消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片剂占比最高,达64.92%;女性患者55例,男性2例;年龄分布以41~5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43.86%;单独用药54份、合并用药3份;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用药后1~7d,占比达68.42%;累及消化系统占比最高,达54.17%,1例患者出现肝损伤,且可造成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在说明书中未提及,为新发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痊愈35例(61.40%)、好转22例(38.60%)。结论:乳块消类药品不良反应以片剂为主,41~50岁年龄段患者为不良反应高发人群,且主要发生于用药后1~7d,多累及消化系统,临床应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不良反应;乳块消;药品剂型;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