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摘要】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治疗(ATB)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22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住院诊断的375例ATB-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征、治疗方案、生化指标、疾病进展和预后转归。结果 375例ATB-DILI患者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74.67%),肝损伤程度分级以轻度肝损伤(1级)为主(38.13%),发生肝衰竭(4级及以上)103例(27.47%),其中预后好转44例(42.72%)、无效(5级)59例(57.28%)。375例ATB-DILI患者的发病时间(潜伏期)的峰值在5 ~ 6周,占17.9%;其次是3 ~ 4周,占16.8%。 ATB-DILI患者的潜伏期不同,DILI严重程度分级构成比例不同,轻度肝损伤(1级)和致命性肝损伤(5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的DILI严重程度分级构成比例,轻度肝损伤(1级)和致命性肝损伤(5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型ATB-DILI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B-DILI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不同临床分型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临床医生需加强对ATB-DILI的风险监测管理,识别高风险患者,及时诊断并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ATB-DILI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结核;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抗结核药;临床特征;肝衰竭;预后


联系我们

主       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       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社       长:刘树力

主       编:崔 泽

出       版:《医药前沿》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       址:保定市红旗大街625号

邮       编:071000

电       话:0312-5098175

邮       箱:yyqyzz@vip.163.com

邮发代号:18-40

ew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