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2020—2023年四川省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以期为制订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获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四川省猩红热病例信息;同时,从《四川省统计年鉴》获取2020—2023年四川省人口学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猩红热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Python 3.12.4进行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结果 2020—2023年四川省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5 570例,年均报告1 393例,年均发病率1.66/10万。发病率2021年>2022年>2023年>2020年。4—6月及11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2月为发病低谷。男性发病率(1.80/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1.26/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0 ~ 10岁,以儿童和学生群体为主要发病者,占比99.10%。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21年四川省猩红热病例分布呈空间正相关(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20—2023年四川省猩红热发病呈“高-高”聚集和“低-高” 聚集模式;热点分析显示,2020—2023年宜宾市均是猩红热病例热点区域(P<0.05),2022年和2023年成都市为新出现热点区域(P<0.05)。结论 2020年四川省猩红热发病率最低,2020—2023年四川省猩红热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6月及11月—次年1月,而2月为全年发病低谷。该病好发于儿童和学生群体,并表现出一定空间聚集性,且聚集区域有逐年扩大趋势。
【关键词】猩红热;四川省;发病率;流行趋势;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